7月份,進入暑運,作為鐵路樞紐中心,鄭州站、鄭州東站迎來了更多的客流。在這里,有人歸家、有人出發(fā),車輪滾滾向前,鋪畫出美好的幸福圖景。
??一百多年前,坐落在洛陽與開封中間的“鄭縣”,迎來了蒸汽機車轟鳴的汽笛聲,一躍成為京漢、隴海兩大干線交會的鐵路樞紐,形成我國鐵路史上第一個“黃金十字架”。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鄭州率先建成全國首個“米”字形高鐵網,串聯了河南18個地市,實現了河南“市市通高鐵”。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承東啟西,連南貫北,1小時覆蓋全省省轄市,2小時連通京津冀及周邊省會城市,4至6小時通達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等全國主要經濟區(qū),形成了覆蓋中部、輻射全國的高鐵出行圈。
??古老又年輕的鄭州,立于天地之中,站在了發(fā)展的新起點。
??高鐵“引流” 帶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可能
??“以前從濮陽來鄭州,大巴車至少要坐3個多小時,現在有了高鐵,1個小時就能到?!碧崞痖_通已滿一周年的濟鄭高鐵濮鄭段,旅客陳先生連聲說好。今年7月20日起,鄭州鐵路新增濟鄭高鐵濮鄭段定期票、計次票,覆蓋濟鄭高鐵濮鄭段沿途鄭州東站、新鄉(xiāng)南站、新鄉(xiāng)東站、衛(wèi)輝南站、滑浚站、內黃站、濮陽東站7個車站開行的G字頭列車,往返鄭州與濮陽之間,將更加便捷。
??從“十”字到“米”字,鄭州高鐵時代呼嘯而至,不僅承載著中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助力中原經濟實現高速騰飛。
??隨著“米”字形高鐵的全面建成,鄭州鐵路客流持續(xù)攀升。今年端午假期,鄭州鐵路累計發(fā)送旅客298.55萬人次。隨后的暑運,客流最高峰日預計發(fā)送旅客60萬人次。
??“米”字形高鐵網大大縮短了城市時空距離,悄無聲息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2022年6月20日,鄭渝高鐵全線貫通,從鄭州到重慶4個小時直達,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和長江經濟帶聯系更加緊密,極大方便了各地商務和旅游,促進產業(yè)、人才深度融合。
??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壓縮出行時長,在拉動地方經濟、招商引資方面,高鐵也發(fā)揮著巨大作用。滑縣地方企業(yè)河南華泰智能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fā)、設計、制造、安裝于一體的大型智能裝備生產制造企業(yè),在沒通高鐵之前,很多路途遙遠的客戶不愿前來,濟鄭高鐵濮鄭段高鐵開通后,企業(yè)發(fā)展前景非常廣闊。
??不斷“超越” 擘畫四通八達的壯美畫卷
??京廣高鐵全長約2300公里,是“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2012年12月26日全線貫通。2022年6月20日起,京廣高鐵北京至武漢段率先按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北京西至鄭州東最快旅行時間壓縮至2小時11分。
??人們“看得見”的是速度是成效,“看不見”的是鐵路人的堅守和超越。
??實現高鐵列車常態(tài)化按時速350公里安全平穩(wěn)運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列車、線路、信號、供電等一系列行車設備的相互配合和協調統一,特別是作為高鐵核心控制系統的列控設備,承擔著為高鐵列車“精準導航”的重要使命。
??作為高鐵信號列控和聯鎖的專家,鄭州高鐵基礎設施段電務維修技術中心聯鎖數據室主任鄭小燕擔負著“為高鐵列車精準導航”的重任。
??凌晨1點,在鄭州東站信號機械室里,一排排布滿繼電器的組合架整齊劃一、燈光閃爍。鄭小燕忙碌地穿梭在屋內,緊盯繼電器配線的走向和徑路,仔細對列控功能每一個細節(jié)進行核對?!熬V場141號道岔反位缺口值3.03mm……”紅燈閃爍,鄭小燕在核對中發(fā)現道岔缺口異常,立馬拿起對講機,向室外工作的同事提醒?!靶迯屯戤?,排除安全隱患?!辈欢鄷r,對講機里傳來同事的回復,鄭小燕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凌晨4點多,東方魚白,鄭小燕在日志上為一天的工作畫上圓滿的句號。
??鄭州高鐵“藍暖男”“金鳳凰”等動車組相繼上線,讓乘客感受高鐵速度的同時,更能享受出行的美好。
??早晨7點25分,由鄭州東開往北京西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從鄭州東站駛出。顏值更高,也更加智能舒適,復興號智能動車不僅全列覆蓋WiFi,支持5G網絡,還新增USB插口等功能,為旅客帶來更加舒適溫馨的出乘體驗。
??暢行歐亞 “中豫號”續(xù)寫“新絲路”傳奇
??兩小時內,西出西安,南到武漢,北至石家莊,東往徐州……快速,引領鄭州這座內陸城市走向新時代。
??歐洲、中亞、東盟及日韓等四個方向的國際物流干線通道全部暢通,業(yè)務網絡遍布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境內外合作伙伴超過6000家……開放,助力鄭州這座古都實現新發(fā)展。
??駝鈴一響,黃金萬兩。地處中原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的鄭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緊密相連,貨運量不斷增長,新線路不斷拓展,運輸網絡持續(xù)完善,中歐班列(中豫號)已成為中部城市在陸上“絲綢之路”的“黃金列車”。
??7月18日上午,一趟懸掛著“熱烈慶祝中歐班列(中豫號·鄭州)開行十周年”標識的列車,滿載著貨物從圃田車站緩緩駛出。駕駛室內,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機務段司機蘆長青全神貫注駕駛機車執(zhí)行該趟列車的牽引任務。
??作為奔跑在歐亞大陸“鋼鐵駝隊”上的“第一棒”司機,蘆長青和同事們十年如一日,奔波于各個站場、車站之間,將一個個裝載完畢的集裝箱,按計劃依次進行編組和解體,就像“穿針引線”一樣,必須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方能確保每次任務圓滿完成。
??“中歐班列服務范圍擴大,對運行速度、運輸品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xù)緊握閘把、安全前行?!泵鎸π碌钠瘘c新的征程,蘆長青話語鏗鏘。
??“目前中歐班列的編組數從10年前的41車增加至55車,隨著發(fā)運量的提升,我們增加與鐵路部門的溝通頻次,暢通優(yōu)化發(fā)車前作業(yè)流程,與圃田車站通力合作,做到快裝快卸,確保班列正點開行。”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外勤主任龔赟丹說。
??古有絲綢之路駝鈴陣陣,今有中歐班列馳騁不息。一趟趟中歐班列(中豫號)的開行,勾勒出攜手同行的發(fā)展愿景。新的起點,中歐班列(中豫號)將開啟更多“雙向奔赴”,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提供充足運力支撐,在服務中原擴大開放中交出亮眼答卷。記者 張倩